十大正规实盘配资平台_正规实盘配资_配资排行榜

什么叫融资杠杆 “A+H”上市潮涌 双重融资面临诸多挑战

发布日期:2025-07-10 22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69

什么叫融资杠杆 “A+H”上市潮涌 双重融资面临诸多挑战

  金融政策助推资本市场发展

  编者按

  近期,资本市场热点话题频频。央行等六部门印发的《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》,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。与此同时,“A+H”上市的热潮持续升温,众多A股企业瞄准港股市场,开启新征程。这一系列现象背后,是金融政策的驱动,也是企业在市场变化中的抉择。本期报道将深入剖析金融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,探寻“A+H”上市背后的考量与挑战以及企业的战略布局。

  ■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孙兆

  “A+H”上市持续升温,众多A股企业踏上奔赴港股上市的征程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,已有超30家A股企业披露拟港股IPO计划。

 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,“A+H”两地上市是企业基于市场、资金等多维度的审慎考量,企业需审慎规划和筹备方能实现价值提升,在合规层面、财务层面、市场层面、战略层面制定合规流程、差异化策略和长期规划,并做好迎接国际化市场严苛监管等多方挑战的准备。

  赴港上市给企业带来利益增量

  不少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新经济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龙头企业,加快国际化发展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需求日益强烈,赴港上市成为其重要的途径和首选方案。

  2025年上半年,在香港新股市场,宁德时代(300750)、恒瑞医药(600276)、海天味业(603288)、三花智控(002050)4家“A+H”上市公司跻身全球IPO融资额前十席位。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锂电龙头,于3月25日宣布筹备赴港上市,并取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。5月20日,宁德时代正式登陆港交所。恒瑞医药在5月23日登陆港交所主板,凭借98.9亿港元募资金额,刷新了2020年以来港股医药板块最大融资规模纪录。海天味业在6月19日登陆港交所。

  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,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“A+H”两地上市模式。这种横跨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布局,是企业基于战略、市场、资金等多维度的审慎考量,蕴含着深远的发展意图。

 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,今年以来,部分A股上市企业,又兴起了在H股再上市的热潮,说明在港再上市能给这些企业带来诸多利益增量。企业可通过再上市带来新的融资增量、拓宽国际融资渠道。通过在H股上市,可提升企业的国际品牌影响力,有利于企业“走出去”。有些成熟企业更适合国际资本的投资风格,在H股再上市后,能获得更充分的价值发现及相应更高的股价。

  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魏明德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,“A+H”上市模式能够拓宽融资渠道,增强资本实力。通过A股与H股同步上市,企业可同时对接内地散户、机构投资者及香港国际资本,扩大资金募集途径和规模。企业可基于不同市场的资金环境与估值水平,灵活选择融资窗口。“A+H”上市模式能提升企业国际知名度,加速全球化布局。港股市场汇聚了全球顶尖机构投资者,企业通过与其深度互动,可优化治理结构、对接国际标准,为全球化战略落地奠定基础。“A+H”上市模式还可构建风险对冲机制,保障融资稳定性。

  “A+H”上市具有风险分散等优势

  2025年计划“A+H”上市的企业集中于科技、消费、新能源领域,一批各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也在推进港股上市进程。如专注于微型传动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兆威机电(003021)以及东鹏饮料(605499)等,也在筹划港股上市相关事宜。

  业内人士指出,相较于单一市场上市,“A+H”两地上市的优势,主要体现在融资能力、风险分散、国际化布局等方面。

  魏明德表示,在融资能力方面,“A+H”上市模式实现了内地香港双资本市场的联动,资金规模与灵活性加倍提升。一方面,融资规模得以扩大;另一方面,估值互补效应凸显。企业通过双市场上市可实现估值对冲,优化资本结构。企业还能根据市场资金环境、政策导向及估值水平灵活选择融资窗口。

  在风险分散方面,“A+H”上市模式通过跨市场布局降低了系统性风险。一方面,政策风险得到有效对冲。单一市场上市企业容易受当地政策影响,而“A+H”上市模式可通过跨市场布局分散风险。另一方面,汇率与流动性风险得到缓释。港股市场提供美元、港币融资渠道,企业可通过发行美元债对冲汇率波动。

 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,“A+H”上市模式为全球资源整合与战略落地提供了支持。构建了跨境资本运作平台。企业可通过以美元、港元融资资金、发行H股作为交易对价等,进行跨境并购、分拆业务上市、参与战略投资等。

  企业仍需“审慎规划+全面筹备”

  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,“A+H”上市模式成为了一些企业的选择,但企业需审慎规划、全面筹备,才能顺利完成上市目标,实现企业价值提升。

  魏明德提出四点建议。一是在合规层面,企业要深入研究两地法规,熟悉两地法规差异,确保在上市筹备及后续运营中,所有行为都符合两地监管要求,避免因违规遭受处罚。由于要同时满足两地监管,企业还需构建一套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,涵盖财务、法务、审计等多个部门。还要制定详细的合规流程和操作规范,确保合规工作贯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。

  二是在财务层面,按照两地上市要求,企业需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,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、准确、完整。同时,要选择具有国际资质且熟悉两地审计要求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,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。此外,两地市场对财务信息透明度要求都很高,企业要及时、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。

  三是在市场层面,A股和港股的市场环境、投资者结构存在差异,企业需制定差异化的市场推广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。密切关注两地市场的波动情况和舆论动态,及时了解市场对企业股票的看法和评价。

  四是在战略层面,企业要清晰界定“A+H”上市的目的,是融资扩大规模、提升品牌知名度,还是实现国际化战略等。根据上市目的制定长期战略规划,将上市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,确保上市后能够按照既定目标稳步发展。

  王尧基则认为什么叫融资杠杆,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“A+H”上市,一些融资需求大的科技及新能源企业、“走出去”需求迫切的国际化大型汽车及配件企业、有稳定现金流的金融或公用事业类企业等更适合“A+H”上市。国内企业对于“A+H”上市,要主动迎接更加国际化市场所带来的巨大挑战,包括适应或应对更严格的市场合规要求及监管、股票在两市之间溢价或折价的投资者预期管理,以及应对两市投资者结构差异带来的股价波动等。


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